眼开则花“寂”,眼闭则花“明”
本文最后更新于 541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
“眼开则花明,眼闭则花寂。”这是王阳明“心外无物”的主观唯心观点,然而深入剖析我自己的内心,对美进行思考,产生了所谓爱情观和审美后,我得出了眼开则花“寂”,眼闭则花“明”的结论。

这里的寂与明,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,而是对美的理解。美不是注视就存在的客观存在,而是闭眼深思的认识。因而并非挑战马克思与中特,也并非对意识形态的翻覆,其意图只在阐述一种对美学的看法与观点,本人也并非专业科班哲学出身,只是爱好。

所以是什么?我想,这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,但它又是无法脱离客观存在而存在的。美从物质中来,美的根源是美的物质,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。但是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(而不是绝对独立性,人无法想象出从未见过的神明,人是一种只有联想力而无想象力的生物),也就是说,对美的认识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过程。我们因事物之美获得美的体验,而这种久久萦绕于心间的美其实来自我们的意识,来自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反思。

所以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事物的时候,久久回味的时候,美好的究竟是她还是我们意识里她留下的影子?

对于这个问题,我的答案是,我喜欢的人也好、物也好从来只是个影子,因为只是喜欢。

不管怎么说,我永远没有接纳过某个人的全部,我永远喜欢一个人身上散发着的幽幽的馨香,永远喜欢一个人露出的阳光的微笑,永远向往一个人面对失意展现的奋发有为的力量,但这真的是喜欢她(们)吗?也许我只是喜欢那个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影子罢了,那是她美的存在留给我意识中美的反映。

哪怕是喜欢的物,譬如R5、FX30,也总是只喜欢他们的某一个方面,不管是R5的高像素还是FX30的4k120p。而往往忽略他们的不足和不完美。

存在固然决定意识,可当我们分别之时,又有什么存在接着影响我的意识呢?那只不过是她曾经的存在在我的意识中留下的影子,是一个片面的认识。

想要摆脱片面的认识,必然要通过实践。在长期实践中,我明白了R5与FX30的弊端。但是在人面前,我们只不过匆匆擦肩而过,有什么了解弊端的机会呢?所以我们认为美好的也不过只是那个影子罢了。

当我再一次久久凝望,我发现她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。R5的视频也没有那么优秀。于是当我放下R5,远离她,我开始怀念,开始想念那种美的体验与感受,开始反思才真的觉得美好。

果然,美好的事物都是宝贵的失去。

眼开则花“寂”,眼闭则花“明”。当你一直盯着花看,你才会看到她的刺,才会看到她不完美的地方,当你闭上眼的时候才会回忆起花的美丽,才会把她想成美好的集合体。

说到底,如果眼开则花“寂”,眼闭则花“明”,说明你还只是喜欢,只是对美的认识与感受。

真正的爱,无论热爱抑或是爱情,是真善美的追求。

既热爱美的一面,又明白包容她的不足,又追求让自己奔向更好的未来。

这才是真正一个人的爱吧。只有先有一个人的爱,才会有之后两个人相互的爱。

我爱R5!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